孙中山干革命“启动资金”哪里来的?
在历史的长河中,1894 年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中国革命征程的起点。这一年,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,自此,一场伟大且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拉开了帷幕。然而,大家都知道,干革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那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撑。这就好比建造一座宏伟的大厦,没有足够的资金,一切都只是空想。那么,孙中山先生开启这场伟大事业的第一笔“启动资金”究竟从何而来呢?这便引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——孙眉,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哥哥。
孙眉出生的那个年代,家中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,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,看不到尽头的隧道。作为家中的长子,小小年纪的孙眉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,早早地帮着父亲在田间辛勤劳作,稚嫩的肩膀承受着远超年龄的压力。时光流转,到了 15 岁,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,他不得不前往地主家做长工,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繁重的农活中度过,汗水洒遍了地主家的每一寸土地。
鸦片战争的爆发,如同一场可怕的噩梦,给广东沿海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。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,外国资本主义的疯狂掠夺,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能背井离乡,漂洋过海到海外去寻找一线生机。1871 年,对于孙眉一家来说,迎来了一个契机。孙眉在檀香山经商的母舅回乡探亲,父母看到了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,觉得这是外出谋生的绝佳机会,于是毅然决定让年仅 18 岁的孙眉跟着母舅一同前往檀香山。
当时的檀香山,已经有两三万中国人在那里垦殖和经商。孙眉初到之时,被安排在同乡开办的牧场当工人。他每天早起晚睡,照顾着牧场里的牲畜,虽然工作辛苦,但孙眉从未抱怨。在工作之余,他观察到不少华侨通过垦荒获得了颇为丰厚的收获。在母舅的帮助下,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并领到了一片荒地,就这样,他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农场。孙眉就像一位勤劳的农夫,精心耕耘着这片土地,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孙眉的不懈努力下,没过几年,农场便发展到了数千亩。当地政府看到他的成绩,不但允许他继续扩大规模,还同意他回国招工到檀香山垦荒。1877 年,孙眉回乡结婚,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,他趁机招募了几百名华工带到了檀香山。他一边扩大农牧场的规模,让那片土地上产出更多的农产品;一边开办销售农牧产品的商店,将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。很快,孙眉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,成为了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华侨富商,当地人都尊敬地称他为“茂宜王”。
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功之后,孙眉心中挂念着远方的家人,他写信邀请父母和弟弟孙中山来到檀香山。孙中山到达檀香山后,孙眉起初让他在自家商店学习经商之道,希望弟弟能像自己一样在商业上有所成就。然而,孙眉很快发现孙中山志向并不在此,他有志于求学,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。了解到弟弟的想法后,孙眉又用心地安排他到教会学校学习英文。
在教会学校里,孙中山接触到了资本主义思想,这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,让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他不但毅然剪去了象征封建传统的长辫子,还加入了基督教。孙眉对于弟弟如此“洋化”的改变很是反感,在他看来,这似乎背离了传统。于是,孙眉将孙中山送回了家乡。可没想到的是,孙中山回国后不但砸了家乡庙里的菩萨,表达对封建迷信的反抗,还在香港再次加入了基督教。
孙眉得知此事后,大为恼火,他将孙中山叫到檀香山大加训斥,随后又将他赶回了国。尽管如此,孙眉对家人的关怀从未间断,他从未断绝给家里汇款,只为了能让孙中山安心学习。1888 年,孙眉的父亲不幸病逝,在料理丧事期间,孙眉和孙中山有了更多深入交流的机会。通过这些交流,孙眉惊喜地感觉到弟弟已经成长为一位胸怀大志的爱国青年,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改变现状的决心。从此,孙眉对弟弟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,开始给予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全力支持。
1894 年,甲午战争失败的消息传来,犹如一道晴天霹雳,让孙中山深刻认识到,只有推翻清朝统治,才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。孙眉听闻弟弟的想法后,毫不犹豫地表示坚决支持。他不但拿出自己的部分财产,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,还积极动员身边的亲友一起支持孙中山。兴中会成立之后,孙眉更是以身作则,带着一批著名侨商加入其中。由于他在当地的威望和影响力,还被推举为分会主席。
在孙眉的带动和影响下,各地兴中会会员人数迅速增长,没过多久就发展到了 100 多人。自此,孙眉和孙中山兄弟二人携手共进,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。为了全力支持弟弟的革命事业,孙眉不惜通过变卖资产等方式筹措经费,据统计,他筹措的经费超过 70 万美元,最终导致自己破产。但孙眉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,他的心中只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弟弟的全力支持。
辛亥革命成功后,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。当时,广东各界纷纷推举孙眉担任广东都督,希望他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。然而,孙中山却有着自己的顾虑,他担心哥哥“不娴于政治”,万一处理不好政务,可能会影响到广东的稳定。出于对大局的考虑,孙中山坚决反对哥哥担任广东都督。孙眉得知弟弟的决定后,心中难免感到不满,毕竟自己为革命付出了这么多。但经过深思熟虑,他最终还是理解了弟弟的决定,选择尊重孙中山的想法。
1913 年,孙中山讨袁失败,不得不亡命日本。孙眉坚决反对袁世凯窃国的行径,于是移居澳门。在澳门,他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。两年后,1915 年,孙眉在澳门家中安静地离世,终年 62 岁。他的一生,充满了传奇色彩,从艰苦创业的华侨富商,到全力支持革命的伟大兄长,他的故事,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。